秦皇岛视阈下, 李大钊工运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来源: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        点击次数: 614

陈厉

[摘要]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工运思想是其重要的思想观点之一。秦皇岛是李大钊青年时求学之地;是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策源地;大钊精神形成的重要策源地;李大钊思想的重要实践策源地,被誉为李大钊的第二故乡。在李大钊工运思想指导下,秦皇岛地区于1922年9月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开展了京奉铁路大罢工,参与了开滦五矿工人总同盟罢工。这些早期的革命实践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重要起点。

[关键词] 秦皇岛;李大钊;工人运动;李大钊工运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着工业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客观上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建立党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开始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进程。“河北的产业工人(包括北京、天津)在数量上,除上海以外,比任何一个省份都多。”秦皇岛是北方近代工业的重要集聚区,有京奉铁路、港口、桥梁厂等庞大的工业企业聚落,具备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的阶级基础。这里不但是李大钊同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与大钊精神形成的重要策源地,在其指导下成立的山海关铁工厂秘密党小组是秦皇岛最早的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境内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是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重要实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起点。

 一、李大钊工运思想的形成与内容

(一)对工人阶级的初步认识。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拓荒者。”(《李大钊》张静初、马模贞)他出生地河北唐山乐亭县,家乡位于唐山——秦皇岛近代工业带中心位置。很早就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他关注、同情底层劳工悲惨生活的最早论述见于《可怜之人力车夫》一文。该文1917年2月10日刊发于《甲寅》日刊,以“守常”署名。他在文中写到:“北京之生活,以人力车夫为最可怜。终日穷手足之力,以供社会之牺牲,始赢得数十枚之铜圆,一家老弱之生命尽在是矣。”他认为这样的“牺牲”既“背乎人道主义”也“见讥于经济原理”。虽有同情之意,但他同时也认为“吾人既一时无善策”,只能寄期望于“警察之力干涉车主……令车主每车备避尘口囊,冬时备一双手囊,夏时备雨衣雨帽,置车箱中备用。”同情中国劳工境遇的同时,李大钊也关注欧洲战事与俄国工人运动。1917年5月2日,他在《欧洲各国社会党之和平运动》一文中,盛赞俄国无产阶级与二月革命,并首次认识到工人团体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这次革命之成功,则泰半为社会党运动之结果……社会党及工人与此次革命立功甚伟。”

(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对底层劳工的同情,逐渐成为李大钊研究中国工人悲惨生活与劳资关系本质的动力。1919年3月9日,李大钊向唐山煤厂来的朋友迅问那里工人的生活状况,得知工人“终日在炭坑里作工,面目都成漆黑的色。这个炭坑,仿佛是一座地狱。这些工人,仿佛是一群饿鬼。有时炭坑颓塌,他们不幸就活活压死,也是常有的事情。”他从唐山煤厂工人的悲惨境遇中意识到:“一个工人的工银,一日仅有二角,尚不用供给伙食,若是死了,资主所出的抚恤费,不过三四十元。这样看来,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骡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骡马的生命了。”他将工人的苦难原因归结于三点。一是待遇差。“他们每日工作八小时,工银才有二角,饮膳还要自备。”二是素质低。“他们太无知识,所以他们除嫖赌酒肉外,不知道有比较的稍为高尚的娱乐方法,可以慰安他们的劳苦。”此外,李大钊还意识到工人恶劣生活与工厂生产、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唐山煤厂,采取包工制。资本家对于工人不发生直接的关系,那包工的人对于工人,就算站在资本家的地位。也有许多幼年人,在那里作很苦很重不该令他们作的工,那种情景,更是可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将目光聚焦于“以罢工为抵抗的手段”。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刚刚萌发,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离1920年8月上海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也还有一年多。李大钊通过分析中国工人罢工出现的种种现象及问题,意识到“一个工人组织的团体……没有结合的罢工,无意识的罢工,强迫的罢工,自然是没有效果了。”得出了工人运动需要坚强的工人团体组织斗争的正确结论。

“每年北大放暑假,守常同志(李大钊)照例要回家乡到五峰山休假”。1918年夏,李大钊再次来到五峰山避暑。这年夏天,对李大钊与未来中国是极不平常的意义。他发表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质有初步了解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在五峰山上,他潜心研究十月革命资料,探索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年。他敏锐的意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成为世界革命的潮流:“一事(十月革命)之联兆,与世界全局之联兆有关联……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吾人对于俄罗期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该文是中国最早的欢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契机。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昌黎五峰山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研究更加坚定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决心。在北京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群众集会上发表的演说《庶民的胜利》继而写出专述《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在文章和演讲中17次提及劳工,4次提及劳工主义,4次提及社会主义。他回答了十月革命究竟是谁的胜利?“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说:“(十月革命)是人道主义的胜利,是平和思想的胜利,是公理的胜利,是自由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lshe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胜利。”他认为这将是“劳工”“庶民”战胜资本主义的开始。“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他断定:“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这充分表明,李大钊已经准备把“革命的社会主义”引入中国,开中国的“Bolshevism”先河。并将战胜“资本主义”建立“劳工的世界”作为奋斗目标。

(三)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工运思想体系基本形成。1918年冬,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办《每周评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唯物论。于此同时,他专注工人运动理论,系统阐述劳工问题,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这标志着李大钊工运思想体系基本成型。

一是成立工人组织。李大钊工运思想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建立工人组织,继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用组织建设领导工人运动。他目睹了“劳工们辛辛苦苦生产的结果,都为少数资本家所垄断、所掠夺,以致合理工作的生产者,反不得均当的分配”。认为“应该要求一种Democracy(民主)的产业组织,使这些劳苦工作的人,也得一种均等机会去分配那生产的结果。”他引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并将十月革命的成功归结于劳动团体的贡献:“最近时代的劳动团体,以及各种社会党,组织更精密,势力更强大。试看各国罢工风潮,及群众运动之壮烈,不难想见。俄罗斯共产党,党员六十万人,以六十万人之活跃,而建设了一个赤色国家。”“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即建立一个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那样的党。关于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二是重视工人教育。他认为“人类的生活,衣食而外,尚须知识;物的欲望而外,尚有灵的要求。”“资本家夺去劳工社会精神上修养的工夫,这种暴虐,这种罪恶,却比掠夺他们的资财更是可怕,更是可恶!”因此,“不但在政治上要求普通选举,在经济上要求分配平均,在教育上、文学上也要求一个人人均等的机会,去应一般人知识的要求。”同时,李大钊意识到要提高工人素质,需要配套的社会教育机构。认为“现代的教育,不许专立几个专门学校,拿印板的程序去造一班知识阶级就算了事,必须多设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作的人,有了休息的工夫,也能就近得个适当的机会,去满足他们知识的要求。”他赞同欧美服务劳工的社会教育机构。“我们预知战后欧美的书报机关,必将愈益扩张,愈益发达。劳工聚集的地方,必须有适当的图书馆、书报社,专供工人休息时间的阅览。英国这次社会改革的方案中,也有改革村落生活的一条,打算各村均设一所大会堂,多设书报社。”

三是重视女工问题。女性劳工是女权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受益者。李大钊研究一战后欧洲妇女问题时认为:“现代民主主义的精神,就是令凡在一个共同生活组织中的人,无论他是什么种族、什么属性、什么阶级、什么地域,都能在政治上、社会上、经济上、教育上得一个均等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个性,享有他们的权利。妇人参政的运动,也是本着这种精神起的。”在男女地位问题上,他认为“社会上也同男子一样,有他们的地位,在生活上有他们的要求,在法律上有他们的权利。”女工应有权利即:任何职业选择的自由,与同类工作的同等报酬的权利。在研究女工权利的同时,李大钊赞同男女工教育的平衡。他呼吁“生活上职业的要求,使妇女有教育的修养的必要。”“享受与男子同等的教育的机会。”对比世界各国妇工运动与中国女性现状后,李大钊得出结论:“二十世纪是被压迫阶级底解放时代,亦是妇女底解放时代;是妇女寻觅伊们自己的时代,亦是男子发现妇女底意义的时代。”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的女工思想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再度兴起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并为中国的工人运动注入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四是传播和科学应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919年夏,李大钊第五次来到昌黎五峰山,撰写了介绍和宣传马克思学说的长篇论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理论史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重要(理论)源头。该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述“唯物史观”,下篇(第八、九、十、十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述。“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特点。李大钊提纲挈领的提出“余工余值说”(剩余价值),并认为“资本家增大余值的方法有二要着:一、尽力延长工作时间……二、尽力缩短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费的时间。”“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秘密,这是资本主义下资本家掠夺劳工生产的方式。”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揭示了资产阶级本质与工人遭受剥削的秘密,阐述工人运动及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为劳方反对资方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经济理论与思想武器。

二、李大钊工运思想在秦皇岛地区的实践

(一)培育人才。十月革命经验传入中国不久,各共产主义小组纷纷建立,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7月,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起到先锋与领路人的作用。受李大钊关怀影响的后辈领袖,首先要提的是毛泽东。毛泽东经杨昌济介绍,到北大图书馆工作,与李大钊相识。充分利用这里的学习环境,从李大钊处借来马克思主义相关书籍,并向之请教。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毛泽东曾先后两次到北京。第一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8年8月19日至1919年3月12日。第二次在北京的时间是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在这两次北京之行中,李大钊都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就秦皇岛地区革命而言,李大钊培养的邓中夏、罗章龙、安体城、陈为仁、王尽美、杨宝昆等一大批优秀干部都曾深入秦皇岛地区的基层厂矿,建立工会,组织工人运动。在李大钊的指导与带领下,工人运动得到较快发展。

如组织领导秦皇岛地区的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五矿大罢工的邓中夏。早在1917年,李大钊曾多次为考入北京大学的邓中夏授课。在李大钊的引导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鼓舞和影响下,他开始研究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创始成员。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共产主义小组。他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最早成员之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邓中夏则当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邓中夏担任北方分部、总部主任,负责领导工人运动。

与邓中夏的经历类似。罗章龙考入北大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罗章龙任中共北京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委员,是李大钊任书记的中共北方党组织的领导中枢。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罗章龙兼北方分部主任。其后几年,他频繁奔走于长辛店、天津、唐山、石家庄,以及京奉线、陇海沿线、津浦沿线、京汉沿线等地,结识了一批路矿工人领袖,成为河北省第一位共产党员,唐秦地区著名的工人运动领导者邓培的入党介绍人。

邓培的革命引路人就是李大钊,在李大钊的教育帮助下,邓培从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李大钊、罗章龙的帮助下,邓培于1920年12月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产业工会——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同人联合会,并担任会长。唐山制造厂党委会、中共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邓培当选为书记。“五四以后,李大钊对邓培的长期教育和帮助,对邓培的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邓培常对别人谈起他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邓培比李大钊年长6岁,但邓培仍尊他为老师。”

1920年,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邓中夏、罗章龙在长辛店以组织工人学习文化的名义,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杨宝昆第一批报名,并接受邓、罗授课,对劳动创造世界的理论有了初步认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北方党组织领导人李大钊,责成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产业工人中发展一批党员。北京分部负责人邓中夏、罗章龙按照李大钊指示,在长辛店吸收了杨宝昆在内的第一批工人党员。杨宝昆后被派往山海关,开展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派往秦皇岛地区的第一位党员。

(二)指导建立秦皇岛地区的工人组织与党组织。李大钊非常关心在铁路工人中建立党组织。1921年10月,以邓中夏任书记的北京劳动组合书记部决定派有经验的共产党员到铁路沿线的重要厂矿发动工人运动。杨宝昆被派往山海关铁工厂后,秘密开始革命宣传的发动工作。为了将工人组织起来,杨宝昆充分发挥了已取得的工运经验,办起工人夜校,以教书识字的名义团结工人,由浅入深地向工人宣传革命理论。1922年5月,第一次直奉大战后,杨宝昆利用休战间隙,组织工人着手筹建俱乐部,并派人去长辛店工厂学习组建工人俱乐部的斗争经验。

同年,李大钊利用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的矛盾,经北京政府交通总长高恩洪允许,派遣张昆弟、安体城、陈为仁、何孟雄、包惠僧、袁子贞等6名共产党员到京汉、京奉、京绥、陇海、正太、津浦等铁路以密查员的身份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其中,安体城、陈为仁和邓中夏都先后来到山海关视察工人运动情况。邓中夏指示北方尽快在京奉路掀起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8月初,根据邓中夏的指示与杨宝昆的请求,北京分部决定派党的“一大”代表、北方分部副主任、中国共产党京奉路特派员王尽美去山海关,加强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在王尽美、杨宝昆的共同努力下,1922年8月15日,“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正式成立。王尽美组织工人进行民主选举,选举17名委员组成工友俱乐部委员会,包括委员长佟惠庭、副委员长景树亭,交际委员杨宝昆等。山海关铁工厂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和铁路地区的部分工人参加了工友俱乐部。秦皇岛的工人终于有了自己的战斗组织。

1922年8月24日,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发动工人实行总罢工。各铁路沿线工人相继掀起罢工浪潮。在京奉线的山海关铁工厂与唐山制造厂的工人也开始着手罢工运动。但此时,唐山制造厂与开滦煤矿两个支部已经建立了唐山地方执行委员会,而山海关铁工厂尚无党组织的直接领导。1922年9月中旬,根据斗争形势需要和工人觉悟的提高,王尽美与杨宝昆决定发展一批工人党员,建立党组织,以便更好地领导工人斗争。王尽美代表党组织宣布接受佟惠亭、刘武入党,并成立山海关铁工厂党小组。该党小组并非由地方党组织所辖,而是隶属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接受李大钊、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等同志的直接指导。

与此同时,秦皇岛港的职工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于9月仿照山海关铁路俱乐部,在鲜货市老盐店旧址建立“秦皇岛矿务局工友俱乐部”,并推选廖鸿翔为委员长,孟学成为副委员长。工友俱乐部发展很快,一个多月就发展会员1200多名。为秦皇岛港的工人运动作了组织和思想上的准备。

为了协调山海关铁工厂、秦皇岛港与唐山矿路各厂的工人运动。1922年10月, 北方劳动组合部书记部主任罗章龙来到唐山,与北方书记部副主任王尽美、中共唐山地委书记邓培组成罢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唐山——秦皇岛地区的罢工斗争。王尽美派秦皇岛港工运骨干廖鸿翔去唐山参加矿区的活动,并与开滦唐山、林西、赵各庄、马家沟4矿的代表协商成立“开滦五矿工人联合总会”。为便于工人的统一行动,五矿联合成立了“五矿工人行动总指挥部”。秦-唐两地的工人组织与党组织的建设,为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发动罢工斗争。山海关铁工厂工人罢工斗争,是从反对封建把头赵壁开始的。但由于京奉铁路局的反动官员与工厂英国总管、监工串通一气,不仅不答应工人要求,反而借故把俱乐部负责人开除出厂。工人们被激怒,坚决要求俱乐部代表工人利益同资本家作斗争。党小组决定将斗争目标引向改善工人生活和争取工人基本权利目标上来,并以山海关工人俱乐部的名义,向京奉铁路局提出恢复被开除工人做工权利、增加工人生活福利待遇、保障工人生存权利、开除恶霸工头等六项要求。但未有答复。

1922年9月25日和10月1日,工厂分别召开两次露天大会,到会工人超过1000人。当时北京《晨报》报道了山海关工人召开大会进行罢工准备的消息。而铁路局官员一面闭门不见,一面用军警威慑工人。引起工人的极大不满,10月4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奉铁路第一次罢工斗争在山海关爆发了。参加罢工的工人达2000多人,采取了最果敢、直接的斗争方式——卧轨截车,于10月9日上午,造成京奉铁路山海关段中断4个小时,给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10月12日,京奉铁路局被迫作出增加工资、工会领导回厂做工等十条承诺。标志着历时九天的山海关铁工厂工人大罢工终于取得了完全胜利。

山海关工人罢工伊始就得到秦皇岛港与唐山工人的大力支持。秦皇岛矿务局工友俱乐部多次派遣代表去山海关声援铁路工人斗争,并把开滦西矿3万工人捐献一日的工资款送到山海关,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山海关罢工工人有力的支援。山海关罢工的成功极大激发了开滦各矿与秦皇岛港工人信心。罢工胜利后,由罗章龙、王尽美、邓培组成的罢工领导小组决定立即发动唐山制造厂工人罢工,京奉铁路局再次被迫让步,大罢工于1922年10月20日胜利结束,标志着京奉铁路大罢工取得完全胜利。

山海关罢工胜利后,开滦各矿和秦皇岛港也开始酝酿罢工斗争。王尽美也将工作重点由山海关转移到了秦皇岛和唐山。王尽美到秦皇岛港主持矿务局工友俱乐部的几次重要会议,同委员们一同讨论即将到来的“五矿同盟大罢工”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周密的布置。10月15日,秦皇岛工人代表与矿区工人代表共同拟定了“开滦五矿工人联合请愿书”,请愿书向开滦矿务局提出六条要求。10月16日,开滦英方资本家断然拒绝了工人们提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合理要求,激起秦皇岛港和唐山开滦五矿工人的公愤,揭开了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的序幕。

10月23日,秦皇岛港和五矿的工人总共3.7万人,同时宣布“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开始。王尽美在《致开滦总经理函》中,除提出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人待遇的要求以外,又增加了4项要求:1.开滦矿务局应承认工友俱乐部有权代表全体工人;2.矿务局雇佣或开除工人,须经职工委员会通过;3.罢工期间职工工资照发;4.每年给工人一定的休假日,休假时应支付全部工资。上述4项要求是开滦工人阶级首次要求英人承认工友俱乐部的地位和权利的尝试,也是开滦五矿工人的罢工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从自发斗争走向自觉斗争的标志。随着罢工斗争的开展,开滦各矿军警向工人发起了全面的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开滦惨案。王尽美随即起草了《秦皇岛港务局全体工人通告国人书》,痛斥开滦英国资本家的反动恶行。在声援开滦五矿罢工斗争的同时,秦皇岛港职工继续维持罢工秩序,与英国资本家坚决斗争。11月15日,开滦英方资本家提出公告,答应每月工资在百元以下的增资10%,罢工期间发给7日工资。罢工取得局部胜利后,秦皇岛码头工人于11月21日复工。秦皇岛港工人的斗争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使秦皇岛港口工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关于五矿罢工的失利,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负责人邓中夏等人认为“开滦罢工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工会组织的不健全,罢工准备不够,和书记部领导不够得力,否则可能冲破压力取得胜利。”张国焘和蔡和森认为,直系军阀派往唐山镇压罢工运动是北方军阀,镇压工人的第一声。李大钊则根据他的政治内幕消息,认为这是英国方面的压力,以及直系中的京保系受着外力的播弄在那里作祟。最后,会议决定:“不管外力和军阀用什么严厉的手段对付罢工,我们只有领导工人,再接再厉的来争取组织和罢工的自由。”

“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后的几年间,秦皇岛的工人运动在压迫与反抗中继续前行。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发生后,各地军阀捕杀工人领袖,查封工人组织,强行解散工人团体。秦皇岛也受到波及。1923年2月,山海关铁工厂秘密党小组遭到军阀势力的破坏,停止活动。由于王尽美身份已经暴露,继续留在山海关十分危险,当月既乘火车离开。3月12日,山海关警察署以执行吴佩孚命令为由,下令封闭京奉路山海关工会。1924年春天,李大钊最后一次来到五峰山,这一次是作政治避难,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缉捕。在困境中的李大钊乐观的对妻子赵纫兰说:“目前统治者这种猖狂的行为,只不过是一时的恐怖罢了。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看那时的天下,竟是谁人的天下!”1924年底,中共北方区委成立,李大钊负总责。他辞去北大教授的职务,专事党的领导工作。此时秦皇岛地区的产业工人已经经受了革命斗争的洗礼,革命的火种已经蕴藏于心。1925年6月,港口工人参加了秦皇岛各界成立的“赤心援沪团”,声援上海的“五卅”运动,并捐献了300元钱,支援上海参与反帝斗争的阶级弟兄。此后,秦皇岛港职工继续与英国资本家开展斗争,数百名童工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取得多次斗争胜利。

1926年3月18日,李大钊亲自领导十多万群众、两百多个社会团体在天安门举行反帝示威。段祺瑞政府继续镇压群众。李大钊带领群众英勇搏斗,遭到军警开枪屠杀,这就是被鲁迅称之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的“三一八”惨案。李大钊头部和双手负伤,仍坚持指挥群众撤离。4月6日,张作霖逮捕包括李大钊在内的20人。铁路工人欲劫狱,被李大钊劝止。4月28日,李大钊被处以绞刑,临刑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并严厉斥说反动军阀:“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了各地!”李大钊的话很快在秦皇岛得到验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工农运动转向低潮,而秦皇岛长城煤矿却在中共顺直省委的指导下,开展了英勇的罢工斗争。工人先后开展了四次罢工斗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柳江、开滦、耀华、铁路等工人除向报界表示精神的支持外,还纷纷捐款援助。山海关田氏中学也在商号募捐200元表示支持。8月份矿方开始发每人月薪60%,斗争取得初步胜利。长城煤矿的罢工斗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秦皇岛地区领导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工人斗争,也是李大钊同志逝世后,党组织与工人团体自觉践行李大钊工运思想的生动案例。

三、总结

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的杰出代表。秦皇岛是李大钊游学、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源地,是大钊思想与其工运思想形成、实践的重要源地。他注力秦皇岛地区工人骨干的培养,指导工人社团与党组织建设,引导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李大钊工运思想的指导下,秦皇岛地区工人组织、党小组从无到有,再到自觉实践李大钊工运思想开展罢工运动。从单纯的经济利益诉求到工人权利与地位的争取。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从自发斗争走向自觉斗争,标志着秦皇岛地区工人运动的成熟。同时,李大钊工运思想也在革命具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秦皇岛地区产业与工人分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著名的“京奉铁路大罢工”与“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都是在秦皇岛、唐山两地进行。两地工人组织、党小组同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指导下开展运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具有坚强的组织领导与广泛的群众基础,都鲜明的将斗争目标定位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秦皇岛地区的工人运动也成为李大钊工运思想的重要实践,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