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的秦皇岛地区抗日救亡活动

来源: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        点击次数: 140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出现新的政治形势。民族危机的尖锐化,使全国的反日爱国斗争日益高涨,中共中央多次发表宣言或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举行集会、示威、罢工、罢课和请愿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反日爱国斗争。在各级党组织的宣传、动员和领导下,秦皇岛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东北论陷后,秦皇岛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前沿,敌人的铁蹄随时可踏入秦皇岛境内。站在抗日前哨的秦皇岛人民,先期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1931年9月下旬,昌黎汇文中学和县立高等小学,首先展开了反日爱国活动,使这里的抗日热潮很快沸腾起来。学生们在东门外关帝庙的戏场上,连续3天召开群众大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要求抗日,保卫国土,并演出《卧薪尝胆》等戏剧,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掀起了声讨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热潮。昌黎城内的《燕东日报》自1931年11月开始改版,突出了抗日主题。小学生的抗日歌谣、文艺性的抗日诗歌、菱形《国难诗》等鲜明的抗日作品都能见报。还坚持每期发表一篇三五百字的社论或短评,如《提倡国货与抵制外货》《略谈几句昌黎的教育》等,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推动了反日抗日活动的开展。1931年冬季后,秦皇岛境内各县相继建立了冀东御侮救亡会分会,公开或半公开地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发动群众抵制日货,参加和支援抗日活动。东北抗日义勇军郑桂林部撤退到昌黎姜各庄一带时,冀东党组织李运昌等负责人,以御侮救亡会的名义,专门组织群众进行慰劳,并动员青年踊跃参加义勇军。

人民群众倾力支援前线抗战。秦皇岛人民对九一八事变后受害的中国军队和东北人民,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尽力的帮助。在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保障退守境内数万名东北军的粮草供给,接济从沦陷区流入关内的大量难民。在榆关抗战和长城抗战中,为保卫家乡、保卫华北,秦皇岛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帮助前线部队纳粮出草、赶修工事、运送弹药、抢救伤员,只要抗日需要,群众都毫不吝惜地全力支援,这对奋勇抗战的爱国官兵们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同时,由秦皇岛各界民众组成的后援会,还通过开展多种活动慰问前线将士。1933年1月6日,昌黎慰劳后援会致函天津《大公报》社,呼吁全国民众急起援救前方抗日将士的困难。《大公报》快速登出有关呼吁的启示,并在一周内收到捐款10459元,专派记者汪松年送往前线。其募捐活动一直持续到6月份。

小学教员有效发挥抗日活动的骨干作用。九一八事变后,无论政治形势如何严峻,秦皇岛人民始终不渝地进行着各种不同形式的抗日活动。这些活动有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有些是群众自发的。而在其活动过程中,秦皇岛地区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农村的小学教员,发挥了骨干和桥梁作用。这期间,中共党员张其羽、安一民、岳泽普等,一直在昌黎城南坚持地下工作,其中安一民利用小学教师的身份,建立了“小学教师联合会”,采取半公开的组织形式团结进步知识分子。他们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发展了组织,储备了力量,教育了群众,为深入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昌黎县伪保安队起义抗日。按照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1935年5月后,包括临榆、抚宁、昌黎、卢龙4县在内的冀东22县被划为非武装区,不准中国驻军,由中国警察维持治安。驻扎在昌黎的伪保安队,是第三总队六区队一大队的张国乾部。在共产党员黎巨峰策反工作的基础上,受全国特别是唐山、秦皇岛地区抗日救亡大势的影响,第一大队的200多名官兵在大队长张国乾的带领下,于1936年冬宣布起义。张国乾率部开进昌黎城关,占领了邮电局,控制了电讯设施,紧闭城门严加布防。保安队起义抗日,很快惊动了负责山海关至唐山之间防务的日军驻山海关守备队长古田龙三。他带着几个曹长(日军士官)来到昌黎,佯装答应张国乾提出的撤兵条件,企图把张国乾和他的部队骗到唐山缴械,强行改编。张国乾借机将计就计,表示同意与古田龙三乘火车前往唐山。当兵车行至唐山东郊的洼里站补水时,张国乾派兵把古田龙三和他带的曹长等全部缴械看押,封锁了车站,并速带队伍往铁路以北开拔,路上枪毙了古田龙三和他的随从,然后向长城沿线转移。

利用朋友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冀东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日伪统治区蓬勃开展。当年3月,在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下,原秦皇岛港口工会工人代表徐志恒组建了“朋友会”,主要成员为秦皇岛港和山海关北宁铁路工人,也有低级员司。党组织通过朋友会,巧妙地利用英国势力、国民党势力、日本势力之间的矛盾,在广大群众中宣传抗日政策,扩大政治影响。朋友会的发展比较顺利,到5月份达到30余人。成员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对群众都是单线联络。在重大节日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揭露日本侵略者的阴谋和野蛮罪行,揭发国民党反动派和汉奸卖国投降的丑恶行径,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日情绪。同时,朋友会还利用《山海关日报》从侧面揭露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宣传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印刷大批党的文告,把抗日思想渗透到各阶层爱国人士;搜集日军兵营、机场、仓库、电厂等重要设施的情报,及时送给上级党组织,配合党在冀东抗日斗争的开展